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蘇澳朝陽-再見朝陽 再見海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愛臺灣
水保做好沒煩惱 農村幸福樣樣好
:::

蘇澳朝陽-再見朝陽 再見海

再現朝陽 再見海

擁抱蔚藍大海 追尋逐浪軌跡

朝陽社區位於濱臨太平洋的宜蘭蘇澳
擁有上天賜予、渾然天成的絕美海景
與傳統農漁產業揉合出濱海小鎮的迷人文化
朝陽從日常生活空間著手改造
逐漸找回屬於人與大海、溪流及沙灘的美好回憶

電光社區自古以盛產稻米著稱。

如海風般迅捷的自強號在蜿蜒鐵道上奔走,忽明忽暗地穿越山脈間的大小隧道群,耳聽匡噹匡噹的列車行進聲,遠眺波光粼粼的無際太平洋,是漂泊城市的花東遊子們回家路上最為深刻的鄉愁記憶。

搶魚活動大致分為早上7 點及下午3 點兩時段,孰為遊客、居民或內行買家,從身手動作便可見一斑

蘇澳鎮是蘇花公路與北迴鐵路的起點,也是從北臺灣通往東臺灣的必經城鎮。曲折狹長、複雜多樣的地形,將蘇澳劃分成多個生活空間,各自依憑在地自然人文資源,展現區域亮點特色。

列車一路往南,在躍過發源於三星山、即將匯流入海的大南澳溪前,晨曦正從沖積平原盡頭的海平面緩緩顯露,照耀著依傍灣澳而生的樸實小漁村「朝陽」。

朝陽舊名「浪速(Naniwa)」,當地人口語習慣稱為「娜娘仔」,是臺灣少數靠海的客家村落。早晨時分,腳踏雨鞋、手拿膠籃的人群簇擁港口,是平時一向低調的朝陽漁港最為喧鬧的時刻。漁船緩慢靠港,一簍簍新鮮魚貨甫從甲板傾瀉而下,一陣混亂的吆喝聲中,紅魽、竹梭、白帶魚等各式魚種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被眾人給搶購一空!這是濱海的朝陽發展出的獨特「搶魚」文化,也是居民再平凡不過的生活日常。

新鮮海產是來到朝陽漁港不容錯過的美食(王小路老師拍攝)

令人屏息的山海風景、悠閒自在的漁村風情,吸引無數旅人前來尋幽探訪。漁港建設對朝陽帶來繁榮的經濟,卻也衍生了混亂的車流與交通問題,雜亂的視野景觀,更阻斷了朝陽聚落與大海之間緊密而直接的情感連結。

在社區居民與社區營造單位討論下,決定以「再現朝陽,再見海」為出發點,重新找回記憶中的大海、溪流與沙灘,傳承社區文化,打造大南澳裡最美、最閃耀的漁村聚落。

日出大道 清晨慢散策

觀海休憩亭參考當地里長及居民的傳統老屋結構(上) 再搭配海豚造型輪廓為樑柱裝飾( 下)

來到朝陽,想要欣賞旭日東昇的晨曦美景,不必踏破鐵鞋尋秘境。在地人悠悠地伸出食指,指向不遠處的漁港方向,表示只要跟著地上這條朝陽路直直前行,便能抵達最佳觀景點,要迷路還稍嫌困難。

漫步在通往大海的「日出大道」,道路兩側矮房外牆經長年帶有鹽分的海風吹拂,為漁村街景增添一股古樸美感。原有阻礙景觀的電桿與電線,歷時兩年逐步遷徙,現今已全數轉移至地下。蔚藍蒼穹不再被黑色線條切割,留下一片完整連接天際的觀海視野。

愈接近漁港,緊依河道的通行道路愈是狹窄,經重新規劃設計後,清楚劃分車輛與人流的行進動線,行人可近觀溪流、遠眺山海,安心步行於樹蔭下舒適好走的人行步道。原有橫跨溪流的橋樑,也以原石重新設計打造,融入舊地名元素的「浪速橋」及「娜娘橋」,靜靜述說朝陽百年以來的歷史故事。

觀海草坪 視野好遼闊

自然的木紋花架與砌石牆意象融入東臨海岸的龜山山丘

行至漁港前的平坦腹地,靠近道路一側規劃為停車空間,其餘則覆蓋療癒的大片草坪,構築為多功能的觀海平台。透水性高、仿自然設計的碎石步道貫串園區,揉合背後蓊鬱的山林視野,純淨、簡單、一望無際的遼闊海岸線,終於伴隨晨曦再現於眼前。

早晨漁港人潮散去後,朝陽社區便由熱情烈日所接管,炙熱的光線,毫無保留地揮灑在視野所及的每一塊土地。放眼望去,空曠的草坪上,以藍白為配色點綴的木構觀海亭,可謂當地居民沉澱心靈、乘涼休憩的最佳空間。

觀海亭參考當地傳統老宅形式設計,以砌石為基腳、鐵木為結構,帶傾斜角度的屋頂,是海港人對抗強風多雨環境的生活智慧。山牆前端懸掛的紅魽裝飾,師法傳統建築的「懸魚」雕飾,寓意年年有餘、漁獲豐收;懸樑下的海豚造型結構,展現海中精靈曼妙婀娜的流線型線條,也寓意宜蘭海域豐富的鯨豚生態資源,為空間更添美感與生命力。

排水溝重生 溪流現生機

在道路旁溪水潺潺的河道,過去是一條水質清澈、貫穿社區的混凝土排水道,也特別透過導入生態工法,改以多孔隙,帶坡度的砌石工法重新打造護岸;河道中則利用擺放塊石、挖掘深淺水域,營造魚群與水生生物多樣化的棲地環境,更獲得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注意與肯定。

原有的混凝土排水道重生為多孔隙護岸與水生棲地

為了保護整體生物種類的完整性,在協會的協助下一同合作,將原有河道中移動速度較為緩慢的螺貝類生物,以人工方式先行撿拾,再遷移至上游安全的水域中;同時也將施工過程中含鹼較高的溪水,經由抽水接管至陸域雜草區排放過濾,避免影響近海的海葵、小丑魚等生物生態。

倚靠著浪速橋,低頭俯視日光映照下的粼粼流水,魚群自在優游、蝦虎攀附溪石,石縫中的蝦蟹揮舞著大螯嬉鬧,朝陽不僅找回人與海洋的記憶,也重新描繪出溪流自然原始的樣貌。

農村創生 看見美好小漁村

朝陽小舖販售有各項清涼消暑的夏日飲品及友善無毒耕作產品

餘暉映照望海軸線,拉長了道路上稀稀落落的身影。在朝陽小舖裡一邊啜飲著以友善環境方式耕種的手沖咖啡,一邊望著不遠處即將返航的漁船,只見漁港邊的旅人與車潮已逐漸散去,留下一片專屬於在地居民的悠閒與寧靜。

在地生產加工的咖啡豆,充滿陽光曝曬香氣( 王小路老師拍攝)

返璞歸真的朝陽社區,經過居民共同投入、攜手改造,用溫和、緩慢的漁村步調,傳承在地珍貴的歷史人文精神,逐漸找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平衡點。日日升起的和煦朝陽,隨著海浪起伏的拍打聲,與土地上的辛勤生活的人們,共同迎接充滿希望的每一日。

旅讀路線:由大南澳天后宮( 宜蘭縣蘇澳鎮朝陽路44號) 出發,沿朝陽路向漁港方向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