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9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78秒
-
1.
- 標題:
- 什麼是「特定水土保持區」?
- 資料來源:
- 山坡地管理類
- 發布日期:
- 2024-10-25
- 內容:
- 「特定水土保持區」是指一個地區,因受自然現象或人為活動的影響,嚴重損害攸關國計民生賴以維生的水土資源或可能導致土石災害,經中央或直轄市主管機關劃定為亟需加強實施水土保持處理與維護,
-
2.
- 資料來源:
- 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防災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專家這樣說土石流與大規模崩塌都是自然現象,人類無法使其完全不發生,但若能事前了解那些地方容易發生土石流與大規模崩塌,就可搭配疏散避難等軟體防災措施或進行硬體整治工程,
-
3.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3-10-18
- 內容:
- 酷學堂互動巡迴展是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透過多元丶創意丶互動丶科技等元素,加入極端氣候及防災的認知等知識所策劃,本著「水保好好玩」的初衷,將生硬的政策、業務內容及氣候變遷等自然現象,轉化為親民的展示方式,透過展覽將近年來的教育推廣內容與教材整合、串連,讓民眾透過展覽的體驗與互動參與,達到水土保持生活化的目標。
-
4.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3-05-10
- 內容:
- 酷學堂互動巡迴展是農委會水土保持局透過多元丶創意丶互動丶科技等元素,加入極端氣候及防災的認知等知識所策劃,本著「水保好好玩」的初衷,將生硬的政策、業務內容及氣候變遷等自然現象,轉化為親民的展示方式,透過展覽將近年來的教育推廣內容與教材整合、串連,讓民眾透過展覽的體驗與互動參與,達到水土保持生活化的目標。
-
5.
- 資料來源:
- 手冊及圖書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一)保全對象保全對象保全對象保全對象 洪水、崩塌及土石流為自然現象,惟其發生過程容易傷及集水 區內的人口、房屋、聚落區位、農地、文化古蹟及公共建設等經濟 生活立即反應人民最關切之災難。93年台灣地區治山防災第四期調查規劃總報告) (五)土壤沖蝕土壤沖蝕土壤沖蝕土壤沖蝕 土壤沖蝕雖為自然現象,惟土壤沖蝕指數及降雨沖蝕指數因地 而異,為便於評估集水區土壤沖蝕情形,以水土保持技術規範第二 章第八節土壤流失量章節裡現有臺灣各地降雨沖蝕指數(
-
6.
- 標題:
- 水土保持手冊【出版年份94年】
- 資料來源:
- 歷史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基本上,山崩、落石、崩坍、地滑等現象,就自然現象而言,均屬邊坡斜面 上土體移動之現象,本質上並無差異,換言之,其發生之機制係因斜面上土體受 重力或額外增加之剪應力作用,使土體抗剪強度相對降低而失去平衡,
-
7.
- 資料來源:
- 手冊及圖書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河道變遷 由於河流有自動調節作用,將水流能量盡量降低至最小值,因此,經常呈現在 固定河段內拉長河道以降低能量坡降之自然現象,亦即因為流量大小變化幅度大 而有河道頻繁變遷現象。
-
8.
- 標題:
- 土砂災害防止法
- 資料來源:
- 水保法規資料庫
- 發布日期:
- 2022-09-28
- 內容:
- 指陡坡崩塌(坡度三十度以上之坡面崩塌的自然現象。)、土石流(山腹崩塌所產生土石,或溪流內之土石等與雨水混合後流動之自然現象。第二十七條第二項及第二十八條第一項之名詞定義同此。以及地滑(土地局部因地下水等原因導致滑動的自然現象或伴隨產生移動的自然現象。同項中相同。)(以下總稱為「陡坡崩塌等」。)或是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導致廻水(土石等阻塞河道、造成上游水位昇高的自然現象。
-
9.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2-04-02
- 內容:
- 林宏鳴分局長也強調,土石流雖然是一種自然現象,但一旦發生很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災害與生命財產的損失,所以從社區基層建立土石流防災應變體系係為未來土石流防災應變很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