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25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85秒
-
1.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5-03-19
- 內容:
- 種瓜坑野溪復育工程也屏除傳統混凝土護岸,採用符合自然解方與生態友善的緩坡化砌石護坡與木樁石梁固床工,恢復河川自然生命力,暢通河道,營造深潭淺瀨,兼具復野於溪與韌性滯洪的功效,因而獲得農業部評審委員的最大肯定。
-
2.
- 資料來源:
- 重要資訊及成果
- 發布日期:
- 2025-01-20
- 內容:
- 1月20日於現場進行實地評審:雞籠坑工程獲得委員肯定,特別是護岸採用緩坡化設計及隨地形調整斜率的配置,並且多樣性生態補償設施的應用,如廢木固床工及生態橋,顯示出良好的生態復育成效。
-
3.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4-12-19
- 內容:
- 並特別攜手NGO及社區發展協會,將此處作為上游雙連埤蓴菜、水虎尾等瀕危水草的復育地;陸域則採用草坡、櫸木、光臘樹等原生樹種構築複層綠帶,營造緩坡化綠帶環境及適合野生動物取水的友善通道。
-
4.
- 資料來源:
- 手冊及圖書
- 發布日期:
- 2024-10-24
- 內容:
- 其他 韌性 坡地 措施 □護岸、塘岸緩坡化 長 寬 公尺 □增設緩衝綠帶 長 寬 公尺及「淨零排放」政策,將護岸 或塘岸緩坡化(營造生物友善空間)或增設緩衝綠帶(植樹),填寫方式以緩坡化及緩衝綠帶之長、寬表示。建議移請(單位: )研處 韌性 坡地 措施 □護岸、塘岸緩坡化 長 寬 公尺 □增設緩衝綠帶 長 寬 公尺 土石 處理 1.坑溝整治或農塘改善工程,配合「韌性坡地」及「淨零排放」政策,將護岸 或塘岸緩坡化(營造生物友善空間)或增設緩衝綠帶(植樹),填寫方式以緩坡化及緩衝綠帶之長、
-
5.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出流坑溝通洪斷面不足,側低窪濕地,土地使用性低、窳陋荒廢,因此進行重新設計時,設置入流箱涵及出流井,並於上下池設置連通箱涵提升防洪能力,緩坡化設計、並規劃滯洪沉砂,具灌溉及滯洪功能,採柔性生態工法並完整規畫排水,避免排水漫流,保留既有樹木,新植喬木及灌木誘鳥及誘蝶,
-
6.
-
7.
- 資料來源:
- 水土保持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后湖橋上游野溪整治工程」在安全考量下,以多孔隙、緩坡化生態性工法,減 少土砂持續下移,並營造深潭、淺瀨及保留天然湧泉水資源,重新恢復多樣自然 生態棲地環境,審慎進行白魚移地保種及評估回放,
-
8.
- 資料來源:
- 重要資訊及成果
- 發布日期:
- 2024-09-24
- 內容:
- 種瓜坑野溪復育工程」實地評審,本署由王副署長晉倫、黃組長振全、南投分署傅分署長桂霖及帶領治理工程科及其團隊出席,與會委員均對本案緩坡化自然復育成效表示贊同,並建議能以此示範區為例,推廣至其他分署做為參考。
-
9.
- 資料來源:
- 公告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4-06-27
- 內容:
- 坡 地 措 施 □護岸 、塘 岸 緩坡化 長 寬 公尺 □增設 緩衝綠帶 長 寬 公尺 或 「淨零排放」政策,將護岸或塘岸緩坡化 ( 營造生物友善空間 ) 、 增設緩衝綠帶 ( 植樹 ) 韌性 坡地 措施 □護岸 、塘 岸 緩坡化 長 寬 公尺 □增設 緩衝綠帶 長 寬 公尺 □增設 水砂溢淹緩衝區或「淨零排放」政策,將護岸或塘岸緩坡化(營造生物友善空間)、增設緩衝綠帶(植樹)或設置水砂溢淹緩衝區( 韌 性 坡 地 措 施 □護岸 、塘岸緩坡化 長 寬 公尺 □增設 緩衝綠帶 長 寬 公尺 □增設
-
10.
- 資料來源:
- 公告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4-04-11
- 內容:
- 棲地友善措施(緩坡化護岸、塘岸):每平方公尺補助200元。 2. 水砂溢淹區之維護管理: (1)維護:補助期間每年每公頃最高補助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