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15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107秒
-
1.
- 資料來源:
- 手冊及圖書
- 發布日期:
- 2024-10-24
- 內容:
- 層面、劈理面資料應以立體投影方 式分析,求出不連續面組數及其出現最 大機率之位態,並研判其對工程之影 響,必要時並應根據此資料對工程設計 278 水土保持技術規範 作修正。 第三十一條 (岩層不連續面與坡面之 關係) 依坡面與層面、劈理面之位態關 係,所形成之順向坡、危險順向坡、逆 向坡及斜交坡,定義如下: 一、順向坡:凡坡面與層面、坡面與 劈理面之走向交角不超過二十 度,
-
2.
- 標題:
- 數值地圖地形地貌判釋應用專題講座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本次專題講座將分享數值地圖之地形地貌特徵判釋,藉由地形圖、正射影像、坡度圖、坡向圖等圖資,判讀如岩性、位態、斷層、裂隙、崩塌、堰塞湖等資訊,應用數值地圖輔助現地調查工作,於未來之現場勘查、崩塌災害判釋、防災規劃等工作事項,實有助益第一線工作人員知識技術能力提升。
-
3.
- 資料來源:
- 一般文件下載
- 發布日期:
- 2023-11-09
- 內容:
- ______ 地質特性 層面位態 劈理、片理位態 節理特性 位態 節理組1:N /E 平均間距 節理組1: m 節理組2:N /E 節理組2: m 節理組3:N /E 節理組3:其他__________ 地質特性 層面位態 劈理、片理位態 節理特性 位態 節理組1:N /E 平均間距 節理組1: m 節理組2:N /E 節理組2: m 節理組3:
-
4.
- 資料來源:
- 歷史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求出不連續面組數及其出 現最大機率之位態,並研判其對工程 之影響,必要時並應根據此資料對工 程設計作修正。岩層不連續面與坡面之 關係) 依坡面與層面、劈理面之位態關 係,所形成之順向坡、逆向坡及斜交 坡,定義如下: 一、劈理面資料應以立體投影方式分析,求出不連續面組數及其出現最大機率之位態,並研判其對工程之影響,必要時並應根據此資料對工程設計作修正。岩層不連續面與坡面之關係) 依坡面與層面、劈理面之位態關係,所形成之順向坡、逆向坡及斜交坡,定義如下: 一、順向坡:凡坡面與層面、
-
5.
- 資料來源:
- 歷史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求出不連續面組數及其出 現最大機率之位態,並研判其對工程 之影響,必要時並應根據此資料對工岩層不連續面與坡面之 關係) 依坡面與層面、劈理面之位態關 係,所形成之順向坡、逆向坡及斜交 坡,求出不連續面組數及其出 現最大機率之位態,並研判其對工程 之影響,必要時並應根據此資料對工 程設計作修正。岩層不連續面與坡面之 關係) 依坡面與層面、劈理面之位態關 係,所形成之順向坡、逆向坡及斜交 坡,資料應以立體投影方式分析,求出不連續面組數及其出現最大機率之位態,並研判其對工程之影響,必要時並應根據此資料對工程設計作修正。
-
6.
- 資料來源:
- 歷史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層面、劈理面資料應以立體投影 方式分析,求出不連續面組數及其出 現最大機率之位態,並研判其對工程 之影響,必要時並應根據此資料對工 程設計作修正。 第三十一條 (岩層不連續面與坡面之 關係) 依坡面與層面、劈理面之位態關 係,所形成之順向坡、逆向坡及斜交 坡,定義如下: 一、順向坡:凡坡面與層面、坡面與 劈理面之走向交角不超過二十 度,
-
7.
- 資料來源:
- 歷史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層面、劈理面資料應以立體投影 方式分析,求出不連續面組數及其出 現最大機率之位態,並研判其對工程 之影響,必要時並應根據此資料對工 程設計作修正。 210 水土保持技術規範 第三十一條 (岩層不連續面與坡面之 關係) 依坡面與層面、劈理面之位態關 係,所形成之順向坡、危險順向坡、 逆向坡及斜交坡,定義如下: 一、順向坡:凡坡面與層面、坡面與 劈理面之走向交角不超過二十 度,
-
8.
- 資料來源:
- 歷史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層面、劈理面資料應以立體投 影方式分析,求出不連續面組數及 其出現最大機率之位態,並研判其 對工程之影響,必要時並應根據此 資料對工程設計作修正。 第三十一條 (岩層不連續面與坡面之關係) 依坡面與層面、劈理面之位態 關係,所形成之順向坡、危險順向 坡、逆向坡及斜交坡,定義如下: 一、順向坡:凡坡面與層面、坡面 與劈理面之走向交角不超過 二十度,
-
9.
- 標題:
- 水土保持手冊【出版年份94年】
- 資料來源:
- 歷史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現地勘查)階段之地質調查,係根據地形圖、地質圖及航空 照片等判釋結果,赴野外實地調查地形特性及依據岩層露頭調查岩性、 地層位態、斷層構造等地質特性,以瞭解崩塌範圍、運動形態、崩落方 向等,並詳細劃分各崩塌土體之移動單元。
-
10.
- 標題:
- 107年度成果彙編集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0-05-07
- 內容:
- 夾薄層變質砂岩或 是透鏡狀變質砂岩,且普遍 發育位態呈東北-西南走向之次生劈理面 (野外調查及光達數值地 形判釋顯示本區有兩組不同位態之斷層存在,一組近東西向、低角度 向西傾,另一組為北北東走向、已整合成一大塊的滑動體,透過鑽探及露頭位態調查判釋,該滑 動體位於向斜構造,可能是造成坑溝水系發展緻密及蘊藏許多滲岩體裂隙調查分析結果,可知八寶寮崩塌地岩盤層面 位態較為明確,易歸納一致的方向性,顯示此處為向斜構造;此外, 透過裂隙位態投影結果顯示,其分布非常散亂,亦說明八寶寮崩塌地 受到滑動或擠壓等外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