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10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103秒
-
1.
- 標題:
- 臺灣夏季必學野外求生技
- 資料來源:
- 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防災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聽覺)▲溪水異常混濁(視覺)▲溪水急遽減少(視覺)▲有腐質土臭味(嗅覺)▲感覺地表震動(觸覺)有時溪流上游區下大雨造成土石崩 塌堵住河道,形成的堰塞湖,造成 下游水位下降,萬一堰塞湖潰堤, 將挾帶泥砂和土石狂洩而下,非常 危險。
-
2.
- 標題:
- 土石流潛勢溪流劃設作業流程與方法
- 資料來源:
- 一般文件下載
- 發布日期:
- 2023-10-25
- 內容:
- 崩塌率≦1%) 5 坡度 因子 (25) 上游區坡度≧ 50度 25 上游區坡度介於 30~50度 15 上游區坡度≦ 30度 5 堆積 土石 (20) 平均粒徑≧ 30cm 20 平均粒徑介於 8~30cm 13 平均粒徑≦ 8cm 2 無明顯堆積材料
-
3.
- 資料來源:
- 歷史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5 坡度 因子 (25) 上游區坡度大於 50度 25 上游區坡度介於 30~50度 15 上游區坡度小於 30度 5 堆積 土石 (20) 平均粒徑大於 30cm 20 平均粒徑介於 8~30cm 13 平均粒徑小於 8cm 2 無明顯堆積材料 5 坡度 因子 (25) 上游區坡度大於 50度 25 上游區坡度介於 30~50度 15 上游區坡度小於 30度 5 堆積 土石 (20) 平均粒徑大於 30cm 20
-
4.
- 標題:
- 水土保持手冊【出版年份94年】
- 資料來源:
- 歷史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魚道:任意一種可用之河道措施,可提高目標魚種自由移動至上游 區域產卵之機會,同時可有效運用該區域之棲息地及其他生物所需 之棲地機能。防遷移障礙物:在策略性地點設置障礙物以防止下游或其他物種接 近上游區域,此方法目前台灣地區之河道較少考慮及應用。
-
5.
- 資料來源:
- 歷史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崩塌 規模 (25) 無明顯崩塌(崩塌率≦1%) 5 上游區坡度大於 50度 25 上游區坡度介於 30~50度 15 坡度 因子 (25) 上游區坡度小於 30度 5 平均粒徑大於 30cm 20 平均粒徑介於 8~30cm 13 平均粒徑小於 8cm 堆積 土石 (
-
6.
- 資料來源:
- 手冊及圖書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僅需單一壩即可達成 防砂或攔砂等目的,選擇獨立壩,但在河川較上游區位野溪溪床坡度較陡峭者, 或該地有崩塌之情形者,單一防砂壩可以防護的範圍相當有限,故為取得較大的 防護範圍,有必要沿著溪流連續建置,除公園綠地規劃外,利 用公園之廣大區域設置滯洪沉砂公園,調節上游區域之逕流,減輕下游龍井區之 水土災害之負擔。
-
7.
- 資料來源:
- 歷史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崩塌率≦1%) 5 坡度 因子 (25) 上游區坡度≧50度 25 上游區坡度介於30~50度 15 上游區坡度≦30度 5 堆積 土石 (20) 平均粒徑≧30cm 20 平均粒徑介於8~30cm 13 平均粒徑≦8cm 2 無明顯堆積材料 岩性
-
8.
- 資料來源:
- 歷史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15 無明顯崩塌(崩塌率≦1%)5 坡度 因子 (25) 上游區坡度≧50度25 上游區坡度介於30~50度15 上游區坡度≦30度5 堆積 土石 (20) 平均粒徑≧30cm 20 平均粒徑介於8~30cm 13 平均粒徑≦8cm 2無明顯堆積材料 岩性 因子 (
-
9.
-
10.
- 資料來源:
- 歷史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5 坡度 因子 (25) 上游區坡度大於 50度 25 上游區坡度介於 30~50度 15 上游區坡度小於 30度 5 堆積 土石 (20) 平均粒徑大於 30cm 20 平均粒徑介於 8~30cm 13 平均粒徑小於 8cm 2 無明顯堆積材料崩塌率≦1%) 5 坡度 因子 (25) 上游區坡度大於 50度 25 上游區坡度介於 30~50度 15 上游區坡度小於 30度 5 堆積 土石 (20) 平均粒徑大於 30cm 20 平均粒徑介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