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36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84秒
-
21.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4-01-09
- 內容:
- 這次參訪不僅是技術和學術層面的交流,更凸顯了台美兩國共同努力防範自然災害的堅定決心。
-
22.
- 資料來源:
- 重要資訊及成果
- 發布日期:
- 2023-06-01
- 內容:
- 6月1日成功大學自然災害減災及管理國際學程學員參訪,培養學員對自然災害現象觀察、思考及分析成因之能力。本次活動由綜合企劃組水土保持戶外教室計畫所培訓之水保志工以全英文解說,解釋牛埔泥岩的形成歷程和其在自然災害減災中的重要性。成功大學自然災害減災及管理國際學程參訪牛埔泥岩水土保持教學園區*
-
23.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3-06-01
- 內容:
- 本次活動係成大為培養自然災害減災及管理國際學程學員對自然災害現象觀察、思考及分析成因之能力,洽本局安排之現地參訪。本次活動由水土保持戶外教室計畫所培訓之水保志工以全英文解說,解釋牛埔泥岩的形成歷程和其在自然災害減災中的重要性。成功大學自然災害減災及管理國際學程參訪牛埔泥岩水土保持教學園區成功大學自然災害減災及管理國際學程參訪牛埔泥岩水土保持教學園區(共5張)||||
-
24.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3-04-17
- 內容:
- 李鎮洋局長指出,臺灣位於颱風區及環太平洋地震板塊帶,洪水、崩塌、土石流、地震等自然災害頻仍,嚴重影響農村產業及造成生命財產損失。
-
25.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3-04-16
- 內容:
- 研討會主題為「山區自然災害的發生、減災與恢復」,從自然災害現象調查、監測發生、分析風險、加強治理、增強抗災能力、減災、恢復受影響社區等方面探討自然災害並加強準備工作。
-
26.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2-12-06
- 內容:
- 水土保持局李鎮洋局長表示,臺灣位處西太平洋颱風區及環太平洋地震板塊帶,洪水、崩塌、土石流、地震等自然災害頻仍,加上山地面積廣、地形崎嶇等因素,容易引發坡地土砂災害事件,造成人民生命財產損失。
-
27.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2-11-11
- 內容:
- 水土保持局陳總工程司表示,臺灣位處西太平洋颱風區及環太平洋地震板塊帶,洪水、崩塌、土石流、地震等自然災害頻仍,加上山地面積廣、地形崎嶇等因素,容易引發坡地土砂災害事件,造成人民生命財產損失。
-
28.
- 資料來源:
- 手冊及圖書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計畫中首先研 擬集水區治理優先治理評估標準,以此標準就集水區之雨量、降雨模 式、地質、土壤、土地利用現況、土地利用演變情況等影響洪水、崩 塌地、土石流等自然災害潛在性,查明保全對象、環境生態等以及調 查以往災害與治理情形,為研判擬定集水區治理優先順序評估之指 標。
-
29.
- 標題:
- 水土保持手冊【出版年份94年】
- 資料來源:
- 歷史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例如樹種屬喬木,卻於樹冠下無單一明顯主幹(非屬特殊栽培者), 而形成二枝以上的粗大分枝,即表示樹苗在幼苗期中,曾受自然災害、 蟲害或人為破壞,而使樹苗的自然特徵遭破壞,而無法養成單一主幹。
-
30.
- 資料來源:
- 手冊及圖書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隨著生態思維的蓬勃發展,水土保持相關 治理工程已從安全為考量之傳統思維,逐漸轉變為以環境安全與生態 保育兼顧之治理模式,除了削減自然災害之危害程度外,也特別注重 營造生物多樣性之自然環境,於是在工程治理生命週期中融入「生態 檢核(ecological ch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