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46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95秒
-
21.
- 資料來源:
- 重要資訊及成果
- 發布日期:
- 2023-11-05
- 內容:
- 11月5日由林副署長長立及楊組長欣佳主持,特邀日本茨城大學星純子副教授及韓國農漁村特別委員會吳世英委員蒞臨介紹韓日食農教育發展推動現況,觀樹教育基金會江進富主任、魚樂天地有限公司何立德、國家海洋研究院張桂肇副研究員等團隊進行案例分享,
-
22.
- 資料來源:
- 重要資訊及成果
- 發布日期:
- 2023-11-04
- 內容:
- 11月4日由楊組長欣佳主持並與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黃雅聖理事長及南臺科技大學的賴孟玲助理教授進行演講,共34案校園共創團隊的成果靜態分享,並由共創團隊樹德科技大學施君翰副教授帶領7位與談人進行「永續影響力青年對話沙龍」,同時頒發大專生洄游「青村正農-農Stay」農村體驗創意影音競賽獎項,並由農stay壽山高中團隊分享駐村感想,
-
23.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3-11-03
- 內容:
-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伍婉華簡任技正分享氣象情資與防災應用、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沈淑敏副教授分享由地形特徵看坡地災害。講習活動現場王晉倫副署長活動開場致詞講習活動大合照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伍婉華簡任技正分享氣象情資與防災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沈淑敏副教授分享由地形特徵看坡地災害
-
24.
- 資料來源:
- 重要資訊及成果
- 發布日期:
- 2023-11-03
- 內容:
- 11月3日本署於集思臺大會議中心辦理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災害防救業務講習,本次針對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災害管理、坡地崩塌監測技術與應用等議題,邀請氣象署伍婉華簡任技正、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沈淑敏副教授等11位講師,以及本署、地方政府與協力團隊分享防災應變實務經驗及坡地監測技術與案例,強化地方政府災害防救能力,計320人參與(
-
25.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3-10-26
- 內容:
-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即時預報科林秉煜科長、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慈善志業發展處綜合企劃室呂學正主任以及國防大學理工學院環境資訊及工程學系林玉菁副教授。
-
26.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3-10-16
- 內容:
- 農村水保署減災監測組陳振宇組長、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林秉煜科長、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呂學正主任及國防大學環境資訊及工程學系林玉菁副教授等產官學界專家學者,針對花蓮縣在地永續防減災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分享防減災的實務經驗,歡迎各界專業人士及關心花蓮防災工作之民眾免費報名參加本場盛會。
-
27.
- 資料來源:
- 廉政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3-06-01
- 內容:
- 水土保持局臺中分局110年3月11日下午2時召開臺中分局110年「企業誠信暨採購廉能座談會」1場次,活動邀請台灣透明組織廖興中副執行長(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臺灣臺中地方檢署林思蘋檢察官、法務部廉政署中部地區調查組廖家芯科長、法務部調查局臺中市調查處豐原站陳駿銘副主任、本局保育治理組吳瑞鵬科長、
-
28.
- 標題:
- 112年創新研究計畫錄取名單
- 資料來源:
- 公告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3-02-09
- 內容:
- 索山坡地可利用密碼教具研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許世孟副教授2臺灣適用之集流時間估算方式探討國立臺灣大學游景鋼管壩對野溪及棲地演變之 影響國立成功大學賴悅仁副教授7無人機邊坡噴植技術研發及測試驗證財團法人私立長榮 大學邵珮琪副教授8水土保持工程構造物延壽評估方法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潘乃欣教授9系列固床工對於溪流河礎流量評估應用於工程優化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吳俊毅副教授12花蓮縣生態檢核淡水魚類分佈資料庫補充國立中山大局部與大範圍地滑技術研發與驗證國立成功大學余騰鐸副教授20邊緣運算AIOT應用於崩塌區坡面變動監測之研究
-
29.
- 標題:
- 採購稽查小組稽查紀錄
- 資料來源:
- 行政透明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本案110年1月11日評選會議簽到單, 評選委員周○○副教授之簽名後加註 「依據採購評選委員會審議規則第十四 條第二款規定自行迴避」,顯見該委員 雖已出席採購評選會議,但自行迴避, 評選會議記錄與評選總表則註明周委員 請假,
-
30.
- 資料來源:
- 重要資訊及成果
- 發布日期:
- 2022-09-15
- 內容:
- 2022水保好好玩創意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本次競賽分為「水保創意教具設計」及「水保兒童繪本創作」兩大主題,並邀請國立臺灣大學謝寶煖副教授、遊夥公司創辦人成寧、輔仁大學吳瓊芬教授及本分局白朝金秘書丶黃錫泉課長擔任評審委員,最終頒出各組前三名及最佳創意應用獎,本次運用想像力與創意轉化成刻劃人心的得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