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7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77秒
-
1.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5-03-08
- 內容:
- 澆灌希望,樹立未來植樹養護活動,本次活動將協助養護前二年種植1萬餘株樹苗,碳匯量可維持16公噸碳當量,期望藉由本活動,喚起企業及民眾對環境永續的重視。 在與會的公私單位合作下,本次活動再次圓滿成功,預計碳匯量可維持16公噸碳當量,除推動淨零碳排,減緩土砂災害外,更可為當地生態環境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
2.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4-10-04
- 內容:
- 進森林碳匯基礎資料盤查與預測模式-優化國內森林 碳匯量測技術提升精確度。 (三) 精進海洋(含濕地)碳匯量測技術及效益評估研究 1. 精進海洋(含濕地)碳匯量測方法。 1. 精進海洋(含濕地)復育技術及效益評估研究。 發展海洋及濕地碳匯量推估、掌握每年海洋及濕地碳匯量,建置海洋 及濕地儲碳資料庫。 2.
-
3.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4-05-10
- 內容:
- 3公頃緩衝綠帶,共種植4,500株樹苗,期提升高灘地承災韌性,減少保全對象受災機率,並營造動物棲地生態環境,同時亦增加碳匯量15,770公斤。
-
4.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4-03-10
- 內容:
- 再次在宜蘭縣大同鄉打狗溪畔,舉辦【植樹護地球 水保心森活】植樹活動,種植3,500株樹苗,可增加碳匯量12,355公斤,期望藉由本活動,喚起企業及民眾對環境永續的重視。 在大家的共同參與和努力下,今年的植樹活動再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預計碳匯量可增加12,355公斤,除推動淨零碳排,減緩土砂災害外,更可為當地生態環境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
5.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3-10-06
- 內容:
- 建立海洋及濕地碳匯量測方法學研究-海洋及濕地儲碳潛 力估算與監測技術研究、建立海草生態系、海洋棲地及海 岸濕地碳匯量測方法研究、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碳匯管 理研究 1. 建立海洋及濕地碳匯量測方法學研究-建立海洋人工表層 藻床增匯 2. 發展海洋及濕地碳匯量推估、掌握每年海洋及濕地碳匯量,建 置海洋及濕地儲碳資料庫。 2.
-
6.
- 資料來源:
- 重要資訊及成果
- 發布日期:
- 2022-12-23
- 內容:
- 臺灣大學何昊哲助理教授、成功大學謝正倫教授等專家學者,針對本局淨零策略及階段目標規劃、淨零排放示範區執行規劃及碳排量與碳匯量分析方法等議題進行交流討論,本組彙整與會專家學者有關NbS解方、生物炭、黃碳(土壤固碳)、碳排(碳匯)方法學等意見,作為本局淨零政策推動之參考。
-
7.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2-10-12
- 內容:
- 建立海洋及濕地碳匯量測方法學及本土碳匯係數-建立海洋人工表層藻床增匯方法學 2.建立海洋及濕地碳匯量測方法學及本土碳匯係數-海洋及濕地儲碳潛力估算與監測、建 立海草生態系、海洋棲地及海岸濕地碳匯量測及本土碳匯係數、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 碳匯管理模式 (四)建立農業碳匯計量方法學及增匯誘因機制tw 建立海草生態系碳匯量測 方法學及本土碳匯係數研 究 112前瞻- 18.瞭解及增加海洋環境系統吸存二氧化碳情形,規劃建立海草床碳匯 量測方法與本土海洋碳匯係數,做為評估海洋碳匯量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