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檢索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網站檢索

查詢單元:
選擇查詢的單元主題
查詢模式:
查詢模式
時間查詢:
~
每筆頁數:
:::
共有12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69
依照
排序
  • 1.
    題:
    水土保持服務團邁入20週年 公私協力守護坡地
    資料來源:
    新聞稿
    發布日期:
    2025-04-18
    容:
    為「預防管理」與「在地自主管理」的政策目標,農村水保署自民國94年推動成立水土保持服務團,整合中央與地方政府、專業技師及學術界資源,提供民眾免費法規諮詢、技術輔導、
  • 2.
    題:
    「農島嶼」登陸屏東最美眷村 帶您體驗島嶼文化與風土產業的魅力
    資料來源:
    新聞稿
    發布日期:
    2024-10-20
    容:
    農村水保署臺南分署祝瑞敏副分署長說,智慧、韌性、永續、安心是農業部當前政策目標,因應氣候及環境的變遷,台灣農村面臨許多不可預期的風災雨災等挑戰,農村水保署為建構永續的農村三生環境,除協助社區有完整的基礎建設外,
  • 3.
    題:
    李署長鎮洋參加112年度優良農業建設工程獎頒獎典禮
    資料來源:
    Younger 行腳
    發布日期:
    2024-07-15
    容:
    農村水保署辦理各項公共工程計畫都非常重視工程與土地的永續和諧發展,關懷公共建設與大自然的協調,為了要落實農業部門2040淨零排放的政策目標,也已經訂定減碳路徑,要求所有的公共工程都要落實。
  • 4.
    題:
    農村水保署工程優質卓越,獲頒優良農業建設獎雙特優等26項大獎
    資料來源:
    新聞稿
    發布日期:
    2024-07-12
    容:
    農村水保署辦理各項公共工程計畫都非常重視工程與土地的永續和諧發展,關懷公共建設與大自然的協調,為了要落實農業部門2040淨零排放的政策目標,也已經訂定減碳路徑,要求所有的公共工程都要落實。
  • 5.
    題:
    「113年大專院校農村實踐共創計畫」徵件須知
    資料來源:
    最新消息
    發布日期:
    2024-05-21
    容:
    六、重點主題: 為使計畫內容更契合農村發展及農村再生等相關政策目標,積極提升 計畫成果於農村場域應用發展之可能性,本署訂定七大主題(如附件一), 申請單位需參考前述主題設計課程,計畫執行面向可涵蓋一個或一個以上 主題內涵。
  • 6.
    題:
    農村水保署與退輔會跨域合作 推動農村社區發展
    資料來源:
    新聞稿
    發布日期:
    2024-05-03
    容:
    農村水保署李鎮洋署長表示,退輔會期待協助早年安置榮民之農村社區活化人文特色、活化當地產業並創造社區就業的作法,與農村再生政策目標一致,而信國社區除文化獨特性外,自102年通過農村再生計畫,社區持續推動文化與產業活化、整體環境改善,未來亦可輔導參與農村社區綠色照顧計畫,
  • 7.
    題:
    李署長鎮洋參加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第23屆公共工程金質獎」頒獎典禮
    資料來源:
    Younger 行腳
    發布日期:
    2023-12-28
    容:
    也特別要求必須依據工程會的生態檢核、節能減碳注意事項辦理生態檢核及減碳增匯工作,農村水保署為了要落實農業部門2040淨零排放的政策目標,也已經訂定減碳路徑,要求所有的公共工程都要落實。
  • 8.
    題:
    農村水保署榮獲金質獎8金雙特優,行政院陳院長頒獎肯定
    資料來源:
    新聞稿
    發布日期:
    2023-12-26
    容:
    也特別要求必須依據工程會的生態檢核、節能減碳注意事項辦理生態檢核及減碳增匯工作,農村水保署為了要落實農業部門2040淨零排放的政策目標,也已經訂定減碳路徑,要求所有的公共工程都要落實。
  • 9.
    題:
    113年度創新研究計畫公開徵求公告
    資料來源:
    公告專區
    發布日期:
    2023-10-04
    容:
    提升年輕世代參與休閒農 業或農村旅遊策略研究年輕世代為未來休閒農業或農村旅遊之主力消 費客群,在結合農業加值或政策目標(如食農 教育、綠色永續等),並善用科技媒介手段等 面向,吸引年輕族群了解並參與休閒農業或農 村旅遊,進而提高其旅遊意願,
  • 10.
    題:
    水土保持季刊第40期
    資料來源:
    最新消息
    發布日期:
    2023-05-18
    容:
    水土保持局長年投入集水區調查規劃、治山防災等工作,並結合國家永續發展政策目標,積極推動水土保持工程納入生態保育,藉著不斷追蹤檢視與調整,精進工法的生態保全效益,力求於穩定災區物理環境時,同時兼顧水土保持與生態保育,
1 / 2 頁 , 共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