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20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99秒
-
1.
- 資料來源:
- 手冊及圖書
- 發布日期:
- 2025-04-14
- 內容:
- 模板組立時未確實密接、設計圖與現場原地形不符,造成路緣不整齊、 表面混凝土外觀缺失影響用路安全。檢視設計圖是否符合現場地形。 2.應符合設計圖要求施工並加強施工停留點查驗。宜考量設計土袋包收邊 ▲ 混凝土路面以土包袋收邊 ▲ 設計與原地形不符以致路面收邊不當 ▲ 路面收邊以模板組立 ▲現場加強養護灑水若設計與原地形不符,應會同各單位辦理變更設計,如檢討固床工設計高度適宜, 必要時下游面設置消能保護設施。若設計與原地形不符,應會同各單位辦理變更設計,如檢討固床工高度, 必要時下游面設置消能保護設施,
-
2.
- 標題:
- 委託設計及監造技術服務採購範本
- 資料來源:
- 一般文件下載
- 發布日期:
- 2025-03-11
- 內容:
- □(3)研究工址相關範圍既有地形圖、測量、地質、土壤、水文氣象、材料等資料蒐集、 □(3)研究工址相關範圍既有地形圖、測量、地質、土壤、水文氣象、材料等資料蒐集及其他調查、 (四)提供必要之基地地形測量資料。 (五)提供必要之地質鑽探試驗報告等資料。 (四)提供必要之基地地形測量資料。 (五)提供必要之地質鑽探試驗報告等資料。 □(3)研究工址相關範圍既有地形圖、測量、地質、土壤、水文氣象、材料等資料蒐集、災後及其他調查、試驗或勘測。
-
3.
- 資料來源:
- 手冊及圖書
- 發布日期:
- 2024-12-10
- 內容:
- 平並夯實達90%以上 th13cm級配 配合地形鋪設石版步道, 與周邊自然環境切合。高壓混凝土磚 綠帶約200~300 配合地形施作人行步道,並以仿木材質鋪設,以結合周邊自然環境。高架景觀平台步道配置區位原則是以便利性及環境融合度為主,順應地形 將視覺衝突最小化,因應現地氣候條件設施材質著重考量及使用者需求評40cm 生態池 宜蘭縣員山鄉 配合地形變化將水源引入,融入環境,創造多元遊憩空間。85 15 順接既有地形 貼溪卵石∮10~20cm (1:3水泥砂漿固定) 鋼筋D13@15*
-
4.
- 資料來源:
- 手冊及圖書
- 發布日期:
- 2024-10-24
- 內容:
- 五、具保育自然價值之自然區域、地 形、植物及礦物等地方自然地景。 六、其他有關農村歷史記憶、 但基於地形限制,得為百分之十以內 之增加。 本條例施行前,原承租面積超過 前項規定者,搭建基樁 應以點狀方式施作,不得改變原地形 地貌,並維持適當日照穿透,以避免 影響土壤地力,且不得影響鄰地之農 業使用與生產環境。符合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 規定,為自然地形或合法建築 用地包圍、夾雜之零星農業用 地。得申請變更使用: (一) 為自然地形或其他非農業用地 所包圍、夾雜之零星農業用 地。
-
5.
- 資料來源:
- 一般文件下載
- 發布日期:
- 2023-11-09
- 內容:
- 外觀呈凹陷地形 中段呈緩坡狀(B) 上段呈下陷地形(A) 下段呈隆起地形(c) 崩塌體與圍岩剪切破壞,土石破碎 兩翼排水溝呈雙溝同源 A B C 四、潛勢區周圍地 調查 地下水 □A.
-
6.
- 標題:
- 土石流潛勢溪流劃設作業流程與方法
- 資料來源:
- 一般文件下載
- 發布日期:
- 2023-10-25
- 內容:
- 重點為檢視災害點位是否具有溪谷地形、保全住戶與土 石流歷史災害、堆積土石及崩塌等情形,首先勘查現地有無溪谷存在,因土石流發生必須具有溪谷地形;若無,則再確 認有無其他歷史災害資料,因土石流潛勢溪流主要是針對保全住戶做安全之考量,若具溪谷地形,但無保 全住戶者,則再確認有無其他歷史災害資料, (3) 現地具溪谷地形並無保全住戶,但有其他歷史災害資料,但無堆積土石及崩塌, 則予以建檔後結案。 (4) 現地具溪谷地形並無保全住戶,但同時具有其他歷史災害資料、堆積土石及崩 塌,初步研判可能為其他災害類型時,
-
7.
- 資料來源:
- 手冊及圖書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6-4 表6-3土石流溪流各區段地形特徵及其工程措施 6-5 表6-4河溪棲地復育原則集水區概述 2-2 集水區地文 2-2-1 地形 2-2-2 地勢 2-2-3 地質 2-2-4 土壤1/25,000或1/50,000地形圖或正 射影像圖等標示規劃區範圍。000航照圖,1/25,000或 1/50,000地形圖或正射影像圖等標示各集水區分布。2集水區地文集水區地文集水區地文集水區地文 蒐集分析規劃區內各集水區之地形地勢、溪流分布、地質及土壤等地文資 料,俾供規劃作業之應用。
-
8.
- 資料來源:
- 歷史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申請養殖者 並應加測繪其周圍一百公尺範圍 內地形。但其申請所在位置,依 管理機關清查之河川圖籍可資判不影響水流流向為其前提,視河床 地形變遷、通水斷面及其他因素,分段 劃定土石可採區及許可採取使用之優 四、申請區域及其周圍一百公尺之地 形實測圖,其比例尺應與河川圖 籍比例尺相同,並一併標示縱、 前項地形實測圖應包含計算採取 面積、土石方量之測量成果表,並以 透明紙繪製, 二、申請土地位置及其周圍一百公尺 範圍內地形實測圖,其比例尺應 與河川圖籍比例尺相同。
-
9.
- 資料來源:
- 歷史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但基於地形限制,得為百分之十以內 之增加。 本條例施行前,原承租面積超過 前項規定者, 五、具保育自然價值之自然區域、地 形、植物及礦物等地方自然地景。 六、其他有關農村歷史記憶、 四、地形、地質與原設計不符。 五、變更水土保持設施之位置。 六、增減水土保持設施之項目。2) S≧1/5000 像片基本圖或現況地形 圖套繪 3 現況地形圖 S≧1/1200 4 坡度圖 S≧1/1200 以現況地形圖套繪 5 坡向圖 S≧1/1200 以現況地形圖套繪 6 環境地質圖 1/5000
-
10.
- 資料來源:
- 手冊及圖書
- 發布日期:
- 2022-10-05
- 內容:
- 由於受自然地形之影響,陡坡農地會因降 雨或自然重力等因素造成水土流失之情形,主要是藉著自然材料的特性與人為技術的配合,從 土壤改良與地形改造及永續利用為出發點,開發出各種可行的方法。時之注意事項: (1)農路系統的配置應考慮地質、地形條件並配合作物的種類、 管理方式、機械性能及作業方法而決定。之施設地點不得妨礙天然水道及流路;亦不可設置於地形陡峭、地 質破碎等土質鬆軟處。 末端灌溉 末端灌溉方法因各地區氣象、土壤理化性質、地形、灌區大小、作物 種類、水源水量、工程費等條件決定,茲分為地下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