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檢索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網站檢索

查詢單元:
選擇查詢的單元主題
查詢模式:
查詢模式
時間查詢:
~
每筆頁數:
:::
共有13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82
依照
排序
  • 1.
    題:
    大全社區金牌農村感恩餐會
    資料來源:
    重要資訊及成果
    發布日期:
    2025-01-02
    容:
    光復鄉大全社區獲金牌農村榮耀,社區發展協會為感謝社區及各界的協助與支持,特於1月2日在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欣綠農園舉辦金牌農村獲獎感恩餐會。
  • 2.
    題:
    配合本署辦理德國大使訪視金牌農村(大全社區)
    資料來源:
    重要資訊及成果
    發布日期:
    2024-10-14
    容:
    本署於10月14日與德國大使訪視光復鄉大全社區金牌農村,參與人員包括德國在台協會處長許佑格博士(Dr.
  • 3.
    題:
    光復鄉大興社區-大興樹葡萄暨山蘇季活動
    資料來源:
    重要資訊及成果
    發布日期:
    2024-09-07
    容:
    光復鄉大興社區9月7日於大興國小辦理「大興樹葡萄暨山蘇季活動」,活動邀請大興國小學生等進行開幕表演,並邀請鄰近社區設攤,光復鄉大興社區-大興樹葡萄暨山蘇季活動(共2張)光復鄉大興社區-大興樹葡萄暨山蘇季活動
  • 4.
    題:
    金牌農村全國決賽決審現地評審-大全社區*
    資料來源:
    重要資訊及成果
    發布日期:
    2024-06-14
    容:
    第三屆金牌農村決賽於6月14日在光復鄉大全社區決審,開場以「新娘辦嫁娶」劇本帶出鑼鼓喧天的磅礡氣勢,隨後由邱金鳳阿嬤講解「吟講牛車寮」,栩栩如生地述說大全村的歷史,
  • 5.
    題:
    「2024 冬山熱氣球嘉年華」夢想氣球市集*
    資料來源:
    重要資訊及成果
    發布日期:
    2024-06-08
    容:
    立川漁場休閒農場、花蓮縣瑞穗鄉富興社區發展協會、織羅葛鬱金農特產品企業社、新光兆豐休閒農場、花蓮縣原住民新部落發展協會、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社區營造協會與本分署,本次活動曝光量為八千人次以上,每攤農村旅遊單位每日營業額平均達3萬元以上,成功藉此活動促進花蓮農村旅遊新商機。
  • 6.
    題:
    總統接見2023建築園冶獎得獎單位代表
    資料來源:
    重要資訊及成果
    發布日期:
    2024-02-05
    容:
    去年起首次開放花東地區參賽,本分署以光復鄉馬太鞍溼地木棧道修繕暨周邊環境改善工程及光復鄉吉利潭周邊環境改善工程等兩件工程參賽,在競爭激烈下,均獲得「2023年花蓮縣公共建築景觀類建築園冶獎」殊榮,未來本分署將繼續努力,
  • 7.
    題:
    第三屆花蓮縣金牌農村頒獎典禮及農村再生社區成果展
    資料來源:
    重要資訊及成果
    發布日期:
    2023-11-29
    容:
    參與人員包含徐縣長榛蔚、農業處陳處長淑雯、農村景觀科陳科長珮雯、本署陳希軍工程員、本分署林分署長宏鳴及蘇科長萬成,初賽結果由壽豐休閒農業區及光復鄉大全社區奪得金牌,將代表花蓮縣角逐全國決賽,銀牌獎為玉里赤科山社區,銅牌獎為富里羅山休閒農業區,以競賽凝聚社區動能,看見花蓮農村社區魅力,
  • 8.
    題:
    建築園冶獎頒獎典禮
    資料來源:
    重要資訊及成果
    發布日期:
    2023-10-27
    容:
    社團法人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10月27日於臺北漢來大飯店舉辦112年建築園冶獎頒獎典禮,本分署參賽作品「光復鄉馬太鞍吉利潭周邊環境改善工程」及「光復鄉馬太鞍濕地木棧道修繕暨周邊環境改善三期工程」獲得2023年花蓮縣公共建築景觀類建築園冶獎殊榮,由林科長奕岑及林副工程司忠志代表受獎,
  • 9.
    題:
    溪頭及高山潛在大規模崩塌區地方成果說明會
    資料來源:
    重要資訊及成果
    發布日期:
    2023-10-18
    容:
    本分署於10月18日分別假豐濱鄉磯崎社區發展協會及光復鄉大豐村活動中心辦理溪頭及高山潛在大規模崩塌區地方成果說明會,說明會由本分署郭秘書炳榮主持,本次會議向鄉親說明大規模崩塌區之調查階段成果,
  • 10.
    題:
    儲木池、濕地木棧道活化重生再獲園冶獎肯定 走訪馬太鞍捉魚、採野菜、綠色旅遊趣*
    資料來源:
    重要資訊及成果
    發布日期:
    2023-09-18
    容:
    本署與花蓮縣光復鄉公所合力活化馬太鞍休閒農業區旅遊場域,融入當地文化特色,運用各項生態友善工法,將荒蕪多年的儲木池,營造為可休憩的吉利潭;亦將使用已達30年的濕地木棧道,
1 / 2 頁 , 共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