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50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77秒
-
21.
- 標題:
- 花蓮縣豐濱鄉 復興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花蓮縣豐濱鄉 復興社區四個女生的力量 重現阿公的智慧在這個山上部落,有4個女孩用陪伴的力量,傳承老一輩的智慧,努力 復耕著曾經廢耕的水梯田,一邊與山豬對抗,一邊紀錄著部落中長輩的 生活技巧,這樣的環境吸引了不少打工換宿的青年,在農忙時節前來體 驗山村農耕生活。這個豐濱鄉水源地的無菸部落,與新社社區的里山平 台會議持續展開,維持彼此互助合作的精神,並將廚餘進行田間堆肥、 垃圾完全分類,緊緊維繫著臺灣後山的桃花源。
-
22.
- 標題:
- 苗栗縣南庄鄉蓬萊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如雷女祭祭典與矮靈祭均獲國家重要民俗資產,在地知名達人的竹編工藝師潘三妹老師為工藝之家認證竹籐編織工藝(賽夏臀鈴),打造全臺第一個開發的山地部落民宿。
-
23.
- 標題:
- 屏東縣牡丹鄉高士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分之二十給社區作為村落軟硬體設施之改善經費,其餘營收均分給農戶,並促使社區青年返回部落工作,協助研發香菇菌種與生產,得以永續經營。「巴舒亞」是高士部落獨有的字,意指堅韌的意志力、努力不懈的精神及驕傲的尊嚴等積極正面的意義。巴舒亞學苑包括農特產示範區與生活技能教室,說明了高士在地扎根與推動部落發展的決心,以此為基礎,從食、衣、住及育樂,連結傳統文化,拓展社區經濟,也為青年返鄉拓展出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
24.
- 標題:
- 嘉義縣阿里山鄉茶山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意思是「山腰上的平原」,民國98年遭受八八颱風重創,讓這原本休閒產業發展甚佳的部落陷入窘境,所幸居民並未因此而放棄,更帶著對大自然的敬畏,浴火重生、展現韌性,找回傳統、重建家園,傳遞分享、在景觀方面,他們希望將部落打造成公園,使深山美景更加容易到達,春天賞花,夏天賞蝶,秋冬賞楓,享受陽光和清風,這樣愜意的生活。
-
25.
- 標題:
-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社區南豐社區(Alang Tongan 東岸部落)位歷經921地震劫難與颱風水患等災害,現任理事長王嘉勳,返鄉十餘年,引領部落朝三生永續發展。在軟硬兼施下,社區的營造工程更榮獲第19屆公共工程金質獎,透過友善的生態場域及環境教育,讓遊客能體會到眉溪部落的原住民文化與生態魅力。他們的努力得到了政府和學界的支持和協助,讓他們能夠改善苦茶油的品質和產量,提升部落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準。
-
26.
- 標題:
-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在原住民社區運用當地母語講解,讓更多原住民社區、部落參加農村再生行列。積極推動農村再生,使全國原住民第一大部落太巴塱部落東富村、西富村、北富村三個社區同時推動農村再生。
-
27.
- 標題:
- 宜蘭縣南澳鄉東岳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停車場造園設計、促使民眾主動參與美化環境、增進部落居民植樹綠美化之共識、提昇部落公共藝術空間之美化、凝聚部落泰雅文化特色之氣息。2.完成99年僱工購料「東岳社區家戶巷道景觀綠美化工作」,規劃主題以部落特色為主軸以家戶庭園空間規劃為示範,進行巷道環境改善及空間綠美化。
-
28.
- 標題:
- 嘉義縣阿里山鄉 茶山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好蘊安李玉燕自接下「村長」的工作開始,就不斷規劃著部落 的未來,推廣「部落生態公園」的觀念,希望打造童年記 憶中那個美麗單純、安居樂業的部落,並發展休閒農業, 提升產業結構。103 年為了推動農村再生文化保存,她將 茶山的珈雅瑪麻拿文化故事蒐集成冊,出版「來聽茶山村 說故事」有聲書,讓茶山部落的文化得以傳承保存。
-
29.
- 標題:
-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眉溪部落過去沒有文字歷史紀錄,於是他向部落裡的耆老們討教,一步步窺知過去賽德克族傳統生活的些許面貌,透過興建家屋過程讓賽德克族傳統建築精髓傳承,不僅修復了部落傳統居住文化空間,更是修補了世代的斷層。
-
30.
- 標題:
- 南投縣鹿谷鄉竹豐社區
- 資料來源:
- 農村再生
- 發布日期:
- 2024-10-23
- 內容:
- 他創設臉書及部落格等宣傳平台,行銷在地農特產品、推廣在地特色。104年他榮獲南投「縣長特等茶」及焙茶競賽雙料冠軍,為鹿谷、更是為臺灣青年農民注一劑強而有力的強心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