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29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74秒
-
1.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5-05-14
- 內容:
- 面對氣候變遷與淨零轉型的挑戰,農田不再只是農業生產的場域,更應成為守護生態的庇護所。個案輔導參與切結書 13 前言 面對氣候變遷的環境挑戰與淨零轉型的全球目標,農田生態系服務的價值日益重要。 13 1 壹、 前言 面對氣候變遷的環境挑戰與淨零轉型的全球目標,農田生態系服務的價 值日益重要。莊孟憲/蛙趣自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認識氣候變遷下友善農業的發展趨勢,並分享農業如何在 實踐生態保育的同時,講師 李芝瑩/斯造教育工作群執行長 在全球氣候變遷議題日以受到關注的背景下,休閒農業正 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
-
2.
- 標題:
- 2025台日土砂災害防治技術交流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5-04-21
- 內容:
- 雙方亦達成共識,將持續深化合作,並規劃於今年9月進行回訪交流,共同強化面對極端氣候之土砂防災應變能量。
-
3.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5-03-13
- 內容:
- 獲選「農村領航獎」及「農村推廣大使」者,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 保持署安排國際交流觀摩1次(預計日期將按參訪地點氣候及期程彈 性安排,限獲獎者本人參加,不得轉讓予他人或兌換現金,無法配合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安排之行程而致未能成行者,
-
4.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5-02-19
- 內容:
- 許世孟教授 2 農地資源支援都市地區活動之共效益研究 國立中興大學 李盈潔副教授 3 農村100氣候友善農村白皮書與試點實驗行動計畫 逢甲大學 曾梓峰教授 4 精進國際水土保持示範區及智慧農業生產行銷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李明熹教授應用OpenAI與空間資訊技術開發工程品質查驗系 統之研究 逢甲大學 林喻峰副教授 33 評估山坡地範圍劃出退縮距離於氣候變遷下之影響 國立中興大學 魏士超助理教授 34 凱米強颱肇致南部坡地災害之診斷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 林得恩助理研究 員
-
5.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4-11-20
- 內容:
- 國際生物多樣性聯盟暨國際熱帶農業中心為國際農業研究諮商組織(CGIAR)轄下研究中心之一,致力於應對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全球挑戰,並透過永續農業改善糧食系統。農業部目前正積極規劃與CIAT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規劃將本署的農村發展及氣候變遷防治工作納入合作範疇。
-
6.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4-10-26
- 內容:
- 補助台灣國際幸福家庭聯盟辦理第一屆60國青年領袖氣候峰會,10月26日會議邀請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帛琉和吐瓦魯三國駐台大使及代表與會,探討各國在面對氣候變遷挑戰時的應對措施。補助辦理第一屆60國青年領袖氣候峰會補助辦理第一屆60國青年領袖氣候峰會-1|補助辦理第一屆60國青年領袖氣候峰會-2|補助辦理第一屆60國青年領袖氣候峰會-3|補助辦理第一屆60國青年領袖氣候峰會-4
-
7.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4-10-16
- 內容:
- 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李維森主任秘書帶領之來自印尼氣象氣候暨地球物理局(Indonesian.印尼氣象氣候暨地球物理局(BMKG)地震預警系統與智慧災害風險管理培訓班參訪本署印尼氣象氣候暨地球物理局(BMKG)地震預警系統與智慧災害風險管理培訓班參訪本署_01|印尼氣象氣候暨地球物理局(BMKG)地震預警系統與智慧災害風險管理培訓班參訪本署_02|印尼氣象氣候暨地球物理局(BMKG)地震預警系統與智慧災害風險管理培訓班參訪本署_03|印尼氣象氣候暨地球物理局(
-
8.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4-10-14
- 內容:
- 影片將以台灣茶、咖啡、酒等特色產品為主題,展示農村發展成就,並結合台灣地理與氣候特性,闡述水土保持及防災工作對農村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
9.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4-10-04
- 內容:
- 農業數位技術創新服務-農業氣象資訊於因應氣候變遷 之減災調適、災害防範及預警機制等以及作物監測與農草食動物飼養管理與生產技術改進-建立草食動物對氣 候調適、產能與乳品質提升及節省飼糧成本之運作模 水稻氣候調適栽培強化永續生產之研究-提升國產稻米 品質暨國際市場競爭力之研究。 水稻氣候調適栽培強化永續生產之研究-開發水稻氣候 調適耕作模式與生產技術。
-
10.
- 標題:
- 2024臺日砂防共同研究(來臺)
- 資料來源:
- 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 2024-09-09
- 內容:
- 此次深入的交流不僅促進了雙方的合作基礎,也為未來在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上加強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