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2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074秒
-
1.
- 標題:
- 107年度成果彙編集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20-05-07
- 內容:
- 圖 26,其岩性組成為厚層至塊狀板岩偶夾薄層變質砂岩或 是透鏡狀變質砂岩,且普遍 發育位態呈東北因為新鮮的硬頁岩與板岩之岩性致密,孔隙率與滲透係數 均低,因此地表水不易快速下滲至地下深處。而現地出露或由鑽孔取得之擾動板岩雖經過擾動, 板岩的劈理傾角雖產生變化,但仍維持有岩盤的組構與產狀,其地層 相對穩定。地質狀況主要出露之地層為中央山脈西 翼脊樑山脈帶之西側邊緣之板岩,何春蓀(1974)則將中央山脈中新世 的地層稱之為廬山層。
-
2.
- 標題:
- 107年度成果彙編集
- 資料來源:
- 教育資源
- 發布日期:
- 2019-05-20
- 內容:
- 圖 26,其岩性組成為厚層至塊狀板岩偶夾薄層變質砂岩或 是透鏡狀變質砂岩,且普遍 發育位態呈東北因為新鮮的硬頁岩與板岩之岩性致密,孔隙率與滲透係數 均低,因此地表水不易快速下滲至地下深處。而現地出露或由鑽孔取得之擾動板岩雖經過擾動, 板岩的劈理傾角雖產生變化,但仍維持有岩盤的組構與產狀,其地層 相對穩定。地質狀況主要出露之地層為中央山脈西 翼脊樑山脈帶之西側邊緣之板岩,何春蓀(1974)則將中央山脈中新世 的地層稱之為廬山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