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有140筆搜尋結果,共花費0.108秒
-
81.
- 資料來源:
- 預決算書及補助資訊
- 發布日期:
- 2024-02-21
- 內容:
- 治理工程將落實「民眾參與機制」及「生態檢核機制」,進而 兼顧生態環境,營造多樣性生態棲地。 主要辦理全臺各地區直轄 市、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 系統流域與水患改善之上游 山坡地水土資源保育等保育 治理工程284處,已全數完 成。
-
82.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3-12-26
- 內容:
- 榮獲土木工程類優等、臺北分署辦理「蘇樂溪野溪囚砂設施治理工程第一期」榮獲水利工程類優等、臺南分署辦理「牛埔泥岩水土保持教學園區」 李鎮洋署長另說明,桃園市復興區「蘇樂溪野溪囚砂設施治理工程第一期」,因將位於石門水庫集水區上游之既有防砂壩,予以加高活化,達到增加囚砂空間,延長水庫壽命之效益,桃園市復興區-蘇樂溪野溪囚砂設施治理工程第一期」(水利類優等)雲林縣古坑鄉-古坑鄉華南生態公園綠廊道建置工程(土木類特優)臺南市後壁區-後壁區頂長社區長短樹公園及粨面宋江環境改善工程(
-
83.
- 資料來源:
- 重要資訊及成果
- 發布日期:
- 2023-12-19
- 內容:
- 王弘祐、徐弘明等委員實地評審臺北分署「安平坑溪野溪治理工程」。本工程完工後,解決瓶頸段阻塞及水患問題,達到安全排水,保全兩岸農地及鄰近道路功能。112年優良農業建設工程獎實地評審-「安平坑溪野溪治理工程」(共2張)112年優良農業建設工程獎實地評審-「安平坑溪野溪治理工程」
-
84.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3-12-01
- 內容:
- 農村水保署臺南分署歷年於轄內辦理多件農塘改善工程,隨著生態思維的轉變導入,傳統的治理工程也有了變化。期未來在治理工程時除透過工程手段減輕災害,同時也優化復育環境,並朝向打造生物多樣性之生態棲地方向思考。
-
85.
- 資料來源:
- 預決算書及補助資訊
- 發布日期:
- 2023-09-05
- 內容:
- 564 01 履約保證金 842,404 02 保固金 1,116,160 總 計27,139,266 日 期 備 註 金 額 摘 要 野溪治理 工程仍在 訴訟中, 俟官司結 束後積極 辦理退還 事宜。
-
86.
- 資料來源:
- 預決算書及補助資訊
- 發布日期:
- 2023-09-05
- 內容:
- 111/04/01 111/12/20 111/12/20 " 3,786,500 0 3,786,500 v v 111逢甲大學 疊塊毯效能透水水理試 驗及治理工程監測評估 3,150,000 111/01/19 111/12/20 111/12/20 " 3,150,000 0 3,
-
87.
- 標題:
- 修正「行政院農業委會水土保持局保育治理及農路設施改善 工程提報審查作業要點」,並將名稱修正為「農業部農村發 展及水土保持署保育治理及農路設施改善工程提報審查作業 要點」(如附件),並自即日生效
- 資料來源:
- 公告專區
- 發布日期:
- 2023-08-08
- 內容:
- 以下簡稱分署),為辦理集水區保育治理工程及農路設施改 善工程,強化工程提報及審查流程之明確性, (三)集水區保育治理工程提報時應至本署生態資料庫查詢所涉生 態議題,並檢附查詢成果表單, 四、地方政府如有相關治理工程需求,應提報至轄區分署進行彙 整,併同辦理審查後排定優先順序。及所屬各分署(以下簡稱分署),為辦理集水區保育治理工程及農路設施改善工程,強化工程提報及審查流程之明確性, (三)集水區保育治理工程提報時應至本署生態資料庫查詢所涉生態議題,並檢附查詢成果表單,工區位置如屬本署生態檢核標準作業書規定之第一級檢
-
88.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3-08-08
- 內容:
- 農村水保署臺南分署團隊在這數十載歲月,不畏艱難守護坡地國土;爾今改制,原機關人員與業務也因任務轉型而調整;下設農村營造、農村建設、防災調查及治理工程等四科,以達讓農村發展及強化坡地防災等業務無縫接軌。
-
89.
- 資料來源:
- 重要資訊及成果
- 發布日期:
- 2023-06-16
- 內容:
- 6月16日臺南分局會同本局南投分局及嘉義林區管理處辦理「白水溪防砂治理工程」、「三重溪野溪復育整治工程」及「六溪里石廟旁野溪整治工程」區域聯防,透過本次聯訪共同研商缺失監督改善,鼓勵區域聯防體成員自主管理,
-
90.
- 資料來源:
- 新聞稿
- 發布日期:
- 2023-06-09
- 內容:
- 南投和雅橋野溪復育工程獲得最佳環境文化類銀獎-陳榮俊分局長代表出席授獎2023全球卓越建設獎獲獎者於美國邁阿密頒獎合影整體治理工程達到節能減碳、工程延壽,更改善整體生態棲地環境棲地復育成果展現成效良好,達到共存共榮的美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