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劃區外緊急農路設施改善計畫114至117年度
- 更新日期:
- 瀏覽人次:167
重劃區外緊急農路設施改善計畫114至 117年度
一、 計畫緣起
農路為農村生產資材與產物運輸之交通要道,是農村經濟和農業發展的重要基層設施,也是維護山坡地居住和行動安全之命脈,相當重要。不過,受到全球氣候變遷極端降雨之影響下,歷次重大颱風豪雨促發崩塌、土石流、洪水侵襲等坡地複合型災害,導致坡地農路設施中斷毀損,進而嚴重影響農業經濟與民眾生命財產之安全。以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為例,98年莫拉克颱風發生滅村事件,多處山區聚落及坡地社區因道路中斷而失去對外聯繫,搶救災相關資源易受其影響而難以第一時間投入,估計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毀損估計損失達 164 億 6,863 萬元。
鑑此,農業部前於98年至109年間陸續編列3期「重劃區外緊急農路設施改善計畫」,合計經費153.91億元,已完成維護重劃區外農路設施長度約3,844公里。另107年因應組織改造,考量山坡地、平地區位之農民對農業設施及農路需求不同,農業部重新審視山坡地、平地範圍及重劃區內、外之農路改善分工。山坡地重劃區外農路改善由農村水保署衡酌氣候變遷、農民通行需求及坡地防災疏散撤離重要性,研提「山坡地農路改善計畫110至113 年度」(以下簡稱山坡地農路計畫)辦理。平地農路改善由農業部農田水利署(以下簡稱農水署)研提「平地農路改善(含農地重劃區)計畫 110 至 113 年度(第四期)」辦理,並納入重劃區外平地農路改善範疇,由農村水保署協助辦理。
為延續前期計畫之工作及目標,並提升農路疏散避難、災害搶救、救援物資運送等相關緊急救援協助之功能,以及考量組織改造後之任務分工及一致性,重新再將農村水保署辦理之重劃區外平地農路改善納入計畫範疇,爰研擬「重劃區外緊急農路設施改善計畫114至117年度(第四期)」(以下簡稱本計畫),以位於偏遠弱勢地區、地方政府維管程度低、農路改善迫切性高之農路設施,除了賡續協助重劃區外農路設施常態性維護工作外,並加強農路設施之整體水土保持設施,維持邊坡穩定及路面排水設施改善等,以維路基的完整與暢通,穩固農民生計及用路安全。
二、計畫內容
本計畫主要工作項目包括防災農路設施改善及重要農路構造物巡檢及活化等,項目如下:
(一)農路設施改善
1.路面排水改善工程
2.邊坡穩定設施
3.截排水設施改善
4.避車道及易致災瓶頸段改善
5.植生復育
6.其他附屬相關安全設施
7.生物安全通道調查規劃與改善
(1)生物安全通道調查規劃
(2)生物安全通道改善措施
(3)簡易友善設施
(二)生態檢核措施
1.現行規定
2.強化措施
(三)節能減碳措施
(四)重要農路構造物巡檢及活化
1. 建立農路構造物巡檢機制
2. 巡檢調查
3. 損劣化評估與工程修復及活化
4. 橋梁安全改善
三、 績效指標、衡量標準及目標值
本計畫訂定具體績效指標、衡量標準及目標值,加以評估農路設施及其重要構造物管理與延壽之成效,研擬之績效指標說明如下表:
計畫工作項目績效指標、衡量標準及目標值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