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頭刀遇上木虌果」 田媽媽帶領綠色照顧社區長者包出在地幸福味
- 發布日期:
- 瀏覽人次:22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東分署與成功鎮農會今(27)日於成功鎮農會成農花田餐坊「田媽媽廚房」攜手舉辦「綠飲食主題課程成果深化──魚粽果香 慶端午·幸福成功好食光」活動,邀請綠色照顧計畫中的三民社區與博愛社區長者,結合成功鎮農會家政班,由台灣養生創意美食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余沛葒老師擔任講師,帶領大家共同體驗包粽傳統、品味創意魚粽,並透過食農教育深化對在地農漁產的認識與情感連結。
本次活動落實農業部綠色照顧計畫中「綠飲食」的核心理念,強調「地產地消」、「營養健康」與「文化傳承」。特別選用臺東成功鎮盛產的鬼頭刀與富含茄紅素、β-胡蘿蔔素及維生素 C 的「木虌果」為主角,展現從土地與海洋出發的創意飲食,喚起長者對節慶文化與在地風味的記憶與參與動力。此次活動亦呼應近期美國提高對台水產品進口關稅所帶來的出口挑戰。主辦單位希望透過「創意端午粽」的設計,鼓勵國人優先選購本地漁產,以行動支持在地產業,讓消費回歸產地,為地方經濟注入永續動能。
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表示:「綠色照顧不只是陪伴,更是讓長者參與社區、連結生活的關鍵力量;綠飲食則是其中重要的一環。透過共學、共做、共食的過程,不僅讓健康從飲食開始,也讓文化與產業得以在餐桌上延續」。 成功鎮農會亦指出,家政班在此次活動中扮演關鍵角色,成功鎮農會家政班長期秉持『凝聚婦女力量、傳承家庭技藝、關懷在地生活』的核心精神,透過生活智慧與在地農產的結合,推廣健康飲食與文化傳承。她們不只是 家庭照顧者,更是推動綠色照顧與守護地方產業的重要行動者。
活動現場粽香四溢、笑語盈盈,長者們親手拌料、包粽、分享心得,不僅重溫端午節的溫馨氛圍,更加深對鬼頭刀與木虌果背後文化與營養價值的理解。展 望未來,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將持續推動以「綠場域、綠飲食、綠療育、綠陪伴」為核心的綠色照顧行動,結合食農教育與在地產業特色,打造貼近生活、回應高齡需求的農村照顧模式,實現健康老化與社區共好。同時,成功鎮農會也將延續家政班的行動精神,持續發揮婦女力量,深化社區參與與地方賦能,扮演連結農村家庭、飲食文化與地方產業的堅實橋梁。讓綠色照顧成為農村幸福的日常,也讓每一顆粽子都包裹著土地的滋味與人情的溫度。

跨域合作共同推動臺東農村社區高齡長者綠色照顧成果

綠色照顧社區高齡長者,齊聚一堂參與綠飲食課程

田媽媽余沛葒老師帶領大家共同包出創意魚粽,深化食農教育
發稿單位 | 臺東分署 |
---|---|
聯 絡 人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東分署/林副分署長國財 |
聯絡電話 | 089-323057轉5603 |
電子信箱 | gt2136@mail.ardswc.gov.tw |
- 本篇內容給予您的感覺?( 請評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