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水土保持季刊 第36期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愛臺灣
水保做好沒煩惱 農村幸福樣樣好
:::

水土保持季刊 第36期

開啟工程與生態的對話

簡述:

汛期將至,為強化社區自主防災能力,近日針對土石流潛勢溪流地區與大規模崩塌地區存在保全住戶的村里,招募培訓在地居民成為土石流防災專員,預計今年度將招募至少360名土石流防災專員,為地方注入自主防災整備的全新能量。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AR6),臺灣1911年至2020年間氣溫上升幅度約攝氏1.6°C,較全球平均值1.1°C略高,在暖化趨勢下,臺灣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率可能加劇。所謂「安則思危,有以待之。」防災的最高法應是:不可心存僥倖,認為災害不會來,環境安全應建立在做好防災準備的基礎上,隨時整備,讓災害無隙可乘。因此除了培養防災專員正確防災觀念與態度之外,如質如期的水土保持、農村再生工程,更是建構整體治山防災、降低災害影響的重要基礎。

本期專題特輯以「大地視野,人文新意」為主題,報導多項得獎工程,包括攜手台鐵與地方將舊鐵道沿線重新規劃設計,營造安全舒適且深富自然美感的「三義鄉勝興鐵道沿線環境改善工程」;打造多項特色水保教育設施吸引使用者參與的「花蓮縣舞鶴水土保持戶外教室設施改善二期工程」;首創運用塔吊工法進行加勁工法材料運搬,避免另開設便道造成坡面二次災害的「興中國小操場下方崩塌處理二期工程」,以及採用預鑄工法、友善環境的「打鐵坑溪櫻花隧道旁野溪治理工程」。這些優質工程共同特點是:不再侷限於工程主體設計,而先進行生態檢核,從規劃、設計、施工到維護管理,優先思考對環境、生態的影響,將工程與環境交互可能產生的問題納入考量,尊重在地原生動植物族群的生存空間,結合治山防災、坡地保育、農村建設三合一規劃設計觀念,因地制宜找出對環境衝擊最小、對在地居民影響最少的方法,建立良好生態保育及休閒遊憩環境。春日是漫遊好時節,不妨跟著我們以「旅讀」的角度,一起到桃園、苗栗、高雄、花蓮,看水保工程如何融入在地環境,成為兼具自然與人文特質的美好風景。

本篇內容給予您的感覺?( 請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