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第24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個人貢獻獎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愛臺灣
水保做好沒煩惱 農村幸福樣樣好
:::

第24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個人貢獻獎

本署坡地管理組科長周祖明 榮獲 第24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個人貢獻獎第二類 優等獎

周祖明科長於民國76年山地農牧局任職約僱人員,80年至省農林廳水保局第三工程所服務,由基層從事測量、設計、監造、維管等工程全生命週期工作,歷任技佐、技士、課長、正工及科長,藉由本、分署不同位置的歷練,提升不同面向工程管理專業能力。

一.  在擔任本署科長及工程督導小組執行秘書期間,積極推動品質管理,以協助各分署獲得公共工程金質獎的殊榮,及農業部優良農業建設工程獎的肯定。

二. 積極推動水土保持施工的職業安全環境改善,建立了本署的職業安全衛生機制,協助分署參與金安獎競賽,從104年迄今年年獲獎。

三. 110年4月起辦理「代部查核」事宜,截至112年底,共計辦理243件。

四. 持續改進本署的督導作業機制,有效實施三級品管制度,引入多元委員組成,全面提升工程品質。近三年來,查核督導結果甲等比例已從109年77%提升至89%。

五. 委託專業服務廠商對本署執行的各項年度計畫工程進行抽驗,以確保工程品質達到一定水準。在109至112年度間,共查驗2,442件工程,平均合格比例達到95%以上。

六. 推動本局工程導入生態檢核機制,並協同工程會修訂公共工程生態檢核注意事項。透過推動民眾參與平台,促進與非政府組織的對話。

七. 編修工程品質、工務相關法規及參考圖及手冊等,如工程施工規範手冊、水土保持工程參考圖冊、水土保持單元叢書、施工品質常見缺失及矯治預防手冊等,讓同仁在工程執行時有參考依據。

八. 致力於推動本署內的同仁、設計監造人員以及施工廠商相關人員參與各項品管、職安和法規等實務教育訓練,藉此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

九. 亦獲得112年度優良農建個人貢獻獎。

本署臺南分署林姿君副工程司 榮獲 第24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個人貢獻第一類 甲等獎

林姿君副工程司於民國99年進入本署臺南分署服務,辦理臺南市農村再生工程、勘查及調查規劃等相關業務,推動農村再生、營造適居農村工作及環境景觀改善。

一. 戮力精進工程,主辦工程榮獲公共工程金質獎第23 屆土木類第五級特優(後壁區頂長社區長短樹公園及粨面宋江環境改善工程)及第22 屆土木類第四級優等(新化區新化林場友善里山環境場域改善工程) ,亦獲得農業部優良農建、建築園冶獎、國家卓越建設獎等各獎項肯定。

二. 落實工程全生命週期,以現地地質、地形、生態、人文等條件,進行工法評析,達成因地制宜適用性,並訂定SOP作業流程,導入科技(例BIM 建築模型或Lumion 3D 建模)控管品質及介面管理,並將巡檢維管制度化,訂定檢查頻率及維管分工,與維管單位簽訂管理契約及維護計畫,以創新工法、友善思維,符合節能減碳且易於管理,以達永續利用。

三. 求精、求嚴執行工程品質管制工作,落實職業安全衛生,確實督導品質管控及稽核抽查,參考使用階段重視經驗回饋與追蹤改善。

四. 遵循淨零排放政策,採最低排碳量工法修繕,頂長社區保留(磚牆)利用(石礫),讓工程碳排放量137.5<碳排放上限159.96(tonCO2e),協助社區榮獲低碳永續家園銅牌;新化林場則以木棧道取代傳統混凝土工法,減碳量可達64,822kg,約5年可達碳中和。

五. 打造標竿農村再生社區及全齡體驗環境,提升社區營運自足能力,回饋社區老人照顧及維護管理等,串聯農村深度旅遊體驗,帶動經濟效益。

六. 積極參與各類工程教育訓練、講習及觀摩,貢獻其設施維護及工程品管經驗交流貢獻個人經驗,亦獲其他機關單位邀約分享交流,與工程界夥伴相互砥礪,提升公共工程品質,其工程參訪主講超過20場次,參與交流人數超過500人。

七. 亦獲得112年度優良農建個人貢獻獎及農業部重大專案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