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本局陳副總工程司振宇榮獲111年農委會模範公務人員 -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

愛臺灣
水保做好沒煩惱 農村幸福樣樣好
:::

本局陳副總工程司振宇榮獲111年農委會模範公務人員

具體事蹟:建構資料治理與開放機制,創新政府歷史資料價值及跨域應用

  • 打造政府資料治理及開放生態,獲【政府服務獎】與【總統盃黑客松】肯定

  1. 主辦「資料創生、智慧共享-數位水保協作護臺灣」專案,獲得109年第三屆政府服務獎(數位創新加值)。
  2. 參與「喝好水、吃好物、有良居」公私協力專案,獲得110年總統盃黑客松卓越團隊獎。
  3. 研擬水土保持基礎資料管理精進方案,訂定資料建置與開放指導規範,完整建立資料治理機制及資料管理單一平台。
  4. 建立「行動水保服務網」,提供民眾查詢土地是否位於土石流潛勢溪流、山坡地、特定水土保持區、查定分類等資訊及其公證文件,自2019年8月上線以來,已提供逾59萬筆查詢結果公證文件,大幅便民及減化流程。
  • 活用歷史資料加值應用及共享,有效節省政府資源並避免明霸克露橋二次災害衝擊

  1. 整合半世紀之衛星影像、航空照片及臺灣百年地圖逾8.3萬幅,開發BigGIS展示平台及各式線上工具,大幅降低遙測技術門檻,重現歷史圖資價值。
  2. 建立跨機關開源衛星影像等資源分享機制,提供中研院、氣象局、水利署等多個單位計19個系統介接,避免重複開發或購置,有效節省政府整體資源。
  3. 建立歷史影像平台,透過公私協力募集歷年災害與重要地景照片逾5.8萬張,已實際應用於教育、學術及防救業務,並獲107年第14屆金圖獎。
  4. 打造UAV成果平台,有效保存歷年逾1800處珍貴UAV空拍成果,同時以Open API方式開放共享,並獲108年第15屆金圖獎。
  5. 盧碧颱風期間,活用衛星及UAV等遙測影像,快速分析明霸克露橋上游崩塌災因及不安定土砂量等重要資訊,主動提供並協助公路總局現地搶修人員避免遭受二次災害,並獲行政院肯定。
  • 建立機關自主研究能量及前瞻規劃創新,打造產官學研技術交流平台

  1. 成立水土保持局技術研究發展小組,擘劃前瞻策略、推動跨域技術整合、強化技術支援能力、建立研究發展能量。
  2. 推動創新型研究計畫,採公開徵求方式廣納學研單位之新技術與新思維,多項成果(如HOST地圖等)已獲專利並實際應用。
  3. 首創每週線上seminar,邀請產官學研專家分享最新技術及研究成果,有效保存知識並建立影音知識庫。截至110年12月已辦理298場,線上觀看逾12.8萬人。
  4. 建立水土保持領域之中英日泰越多語線上詞彙,編譯國外重要技術文獻,加速國外先進技術導入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