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大事紀|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全球資訊網-檔案應用服務專區

守護大地 珍藏水寶

關於我們

:::

大事紀

  • 年份
    ~
分類
年份 事件內容 分類 附件
2021 110年3月16日110年農村社區企業經營輔導計畫決審,自28家初階育成型選出19家、15家地區經濟型選出10家,共計29家受輔導農社企通過決審 執行計畫
2021 110年3月15日110年第2次土石流防災整備會議,檢討各項防災整備工作執行進度,請地方政府督導公所如期完成防災疏散避難計畫校核更新等重要工作 會議
2021 110年3月10日淼垚众~水保60巡迴特展臺北場,至4月9日於臺北南港瓶蓋工廠科技互動展出,與大眾溝通本局60年來以「水」「土」及「眾人」為主軸的成果紀錄 推廣活動
2021 110年3月3日土石流防災專員培訓,3月3~27日持續於南投、台東、花蓮、新北辦理土石流防災專員培訓,強化在地居民自主防災的能力 義工、防災專員
2021 110年2月25日校園複合防災教育行動特展,由本局、教育部及科工館共同主辦,首站於臺東縣信義國小展開至4月12日,透過教具解說互動與校際交流強化防災知識 推廣活動
2021 110年1月23日2021雙收豐年慶活動,為萬物糧倉大地慶典「縱谷大地繽紛季」系列活動揭開序幕,透過第二期稻穀收穫時節,以傳統祭典儀式展現花東節慶氛圍 推廣活動
2021 110年1月18日辦理氣候變遷大規模崩塌災害社區自主防災推動計畫,邀集相關人單位人員、當地公所、村里及居民辦理說明宣導會並親赴現地踏勘,期提升地方自主防災能力,減少災害損失 義工、防災專員
2021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之因應措施-秘書室:各區辦公廳保全服務台、中庭及會議室均備有酒精,提供洽公民眾、開會人員及同仁們於進入辦公廳時消毒使用,並持續落實要求同仁及洽公民眾於進入辦公廳時,完成量測額溫、手部消毒及實聯制登記(掃描QR Code及紙本登記)等防疫措施。另為保持辦公環境社交安全距離及避免群聚風險,已將全局人員分區異地辦公(光華路6號、府西路71號、省府路2號),並指派專人排班及定時辦理公文交換作業,避免各區人員流動接觸,藉以維持公務正常運作並兼顧辦公環境安全衛生 重大災害
2021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之因應措施-人事室:110年2月17日研商修訂「本局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疫應變計畫」,5月11日啟動第1次防疫應變會議,5月17日訂定「本局暨各分局員工感染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之處置流程」;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月19日公布全國防疫警戒提升為第三級後,隨即啟動本局暨各分局居家辦公,並於每日下班前回報隔日請假人數統計表。本局另於防疫專區公告防疫相關措施宣導,供機關同仁即時參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自7月27日起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第二級後,本局為提升機關同仁安全,仍持續進行每日防疫調查,以維護及關心同仁身心健康 重大災害
2021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之因應措施-綜合企劃組:原規劃辦理實體水土保持成果發表會於9月14日轉換網路線上gather town辦理,邀請全國水土保持產官學界夥伴齊聚一堂,開幕式中陳吉仲主委預錄影片致詞勉勵,並邀請逢甲大學李秉乾校長分享「國際水患之借鏡」,產官學界針對二大議題與談提供見解,在場約 500 位來賓踴躍提問及討論,同時配合現上直播留下紀錄。gather town 地圖並持續開放至年底,影片及海報公布於本局成果發表會官網上,以延續宣導效益。 重大災害
2021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之因應措施-技術研究發展小組:衛生福利部於5月15日宣布疫情提升為三級警戒,本局於5月14日及21日完成3場居家辦公演練,共計75人次參與,並將演練過程所得經驗建立居家辦公 SOP。以自建雲端硬碟、即時通訊(IM)、提供遠端連線(VPN)方式,搭配雲端視訊會議,並製作「水土保持局居家辦公操作指引」供協助同仁完成自家電腦居家辦公及防毒防駭設定。5月17日起至7月26日順利完成人員分流居家辦公作業共1,127人次,雲端視訊會議共計297場,且無縫接軌日常各項業務操作及公文簽辦等,行政效能不因疫情打折 重大災害
2021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之因應措施-土石流防災中心:(1)因國外疫情嚴峻,原訂110年年底舉行的「110 年坡地災害與極端天氣國際學術研討會」取消辦理。(2)110年度土石流防災專員基礎訓練,訓練活動前確實為學員量測體溫並填寫「自主健康聲明書」。(3)制定「因應疫情分區辦公土石流災害 應變小組運作可能方案」,並於110年5月20日進行模擬演練。(4)土石流防災應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第二級警戒時,強化人員及環境清潔,文件及訊息儘量以電話、FEMA 系統等方式傳遞減少近距離接觸。第三級警戒增列強化措施,如進駐人員超過 5 人則另擇會議室進駐,每間會議室參與人員不得超過 5 人。第四級警戒則採全面線上應變,輪值人員採線上輪值方式、相關情資及文件使用數位傳遞,會議則以視訊因應 重大災害
2021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之因應措施-監測管理組:為避免人員跨區辦理現勘及檢查工作的傳染風險,三級警戒期間及區域的水土保持計畫改採書面審查,並暫緩辦理定期施工檢查;為維護水土保持安全,函請各水土保持計畫監造技師依規定格式增加補附監造紀錄的現場重要設施照片及說明,確保發揮功能 重大災害
2021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之因應措施-農村建設組:(1)配合行政院振興政策辦理農遊券2.0計畫,招募逾3,400家農遊券合作業者,提升民眾對國產農產品、國內休閒農業與農村體驗的支持與消費,預計創造農村經濟產值68億元。另推動農村FUN心玩,好物OK購加碼優惠,增加農村1.5億商機。(2)110年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因應疫情取消實體駐村,擴大參與選出45隊337位學生透過遠端數位執行構想。(3)110年6月18日至8月31日辦理「農村高齡者停聚不停食」,約17社區參與,每日提供近800個餐盒給高齡長者,讓社區長輩於疫情期間餐食不受影響 重大災害
2021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之因應措施-保育治理組:為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期間確保工程品質,函頒水土保持局勘災及工程防疫做為水土保持局工程品質抽、查驗作業防疫措施補充規定,落實相關防疫措施。依照工程生命週期,從成案(勘災)、測設、招標、施工、驗收到維護階段,設定防疫作為,如:(1)出席人員縮編並總量管制,控制在室外5人為原則。(2)人員進入辦公場所或工地前落實簽到、量測體溫、酒精消毒、簡訊實聯制及調查接觸史等紀錄。(3)應全程正確配戴口罩,保持室外1.5公尺社交距離。(4)加開會議室及視訊設備,預算書、監造作業等採書面審查或視訊會議。(5)施工人員吃飯及休息,避免群聚並保持社交距離等 重大災害
2021 光華崩塌地(桃園市-復興區-T002)災害緊急監測及應變,自110年1月27日起,光華崩塌地邊坡明顯位移,且有加速趨勢,水保局於1月30日邀集專家學者現勘,經評估現地有立即性危險,當日即成立災害應變小組,展開各項監測及緊急應變工作,其間計召開2次研商會議,並透過多元尺度之遙、監測儀器密集監控崩塌區位移趨勢,並召開多次專家諮詢會議研判崩塌地之安定性及警戒基準,至9月29日光華崩塌地回復穩定始解除應變小組作業,回歸常時監測。其間共計應變243天。應變期間每日產製應變措施報告計243次,監測速報計368報次,空拍次數50次,細胞廣播、區域廣播及簡訊發送計37,000餘則 資訊系統
2021 淼垚众~水保60巡迴展,本局藉60週年活動舉辦巡迴展「淼垚众」,「淼垚众」意味著透過水、土、人的疊加字,展現展覽核心精神,也象徵本局「多水」、「多土」並關切「眾人」安全的初衷 推廣活動
2021 水保60永續幸福感恩祭,本局成立60週年,為感謝60年來致力於臺灣水土保持相關各業人員的努力付出,110年5月1日至5月2日辦理60週年系列慶祝活動 推廣活動
2021 行政院蘇貞昌院長於110年9月10日視察土石流防災應變作業,本局以巨量空間資訊系統展示快速辨識災害的能力,並以明霸克露橋等災例呈現崩塌地自動化判釋及土石流快速模擬成果,為達成「預防於先」之目標,特擬「預防於先─不安定土砂災害管理及應變行動方案」,期於五年內完成全臺五大流域不安定土砂風險評估,建立流域土砂風險決策雲端平台並成立臺灣坡地防災科技支援團隊,建構更完善的災防監測與防範機制 資訊系統
2021 落實「水土保持局強化工程 設計施工採購管理方案」,落實工程採購的督辦、維護工程品質與資訊公開透明,讓民眾能瞭解更多工程相關資訊,打造廉能機關 法規
資料總筆數:902 筆 目前所在頁次:第 15 / 46